陶文昭,溫祖俊: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防控重大風險,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系統觀念就是把事物看作由各種要素基于一定關系組成的有機整體,要求站在整體和全局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底線思維就是客觀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維方法。
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憂患意識,完善制度體系,練就過硬本領,發揚斗爭精神,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努力推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昂揚進發。
徐聞:進行偉大斗爭,在大變局中謀新局
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這是謀新局的關鍵所在。斗爭是一種進取狀態,一種擔當精神,更是一門實踐藝術。既要有“斗勇”的膽魄,又要有“斗智”的韜略。要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統籌國內和國外兩大環境,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
柳華文:美國開展的人權外交是自賦特權的霸權
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美方開展奉行雙重標準的人權外交,將人權政治化作為政治對抗的工具。美方無視國際法,自賦特權,甚至通過涉及他國領土和人民的專門法案,動輒對他國及其企業、機構或者公民進行制裁。
不同文明、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國同樣是國際人權事業的重要推動者。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僅在國內爭取發展和進步,而且用智慧和汗水為世界經濟發展作貢獻。遺憾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貢獻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和尊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立足本國國情,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卻總是要被美國以人權為借口進行非難,這既不客觀,也不公平,更不得人心。
江金權:提高黨建質量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議》同時強調,要“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這表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和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黨的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揮部”的建設,只有黨的建設是高質量的,“指揮部”才能堅強有力,才能更好領導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因此,黨的建設必須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遵循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長期貫徹嚴的總基調,堅決防止和糾正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從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李仲澤:國企應在不斷破解難題中錘煉能力
發展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實現的。謀發展、尋突破,就要直面一個個具體問題,破解一個個發展障礙。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還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追求。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搞好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責任也更為重大。投身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繼續真刀真槍錘煉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就一定能穩扎穩打,推動國企不斷提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真正成為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王京清: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貫徹落實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一,要理解和掌握好“三新”要求,即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第二,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新發展格局概述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第三,保證糧食和能源安全,掌握核心技術,成為制造業強國,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協調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第四,要堅持改革開放。第五,要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實現黨的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朱與墨:以發展地理標志產品助力脫貧
地理標志產品對特定區域的自然地理要素依賴性較強,產品生長離不開特定的海拔、緯度、光照、雨水、土壤、云霧等環境條件。這是貧困地區發展地理標志產品所具有的難以被復制的優勢。一些貧困地區著力運用地理標志發展特色富農產業,通過地理標志產品為精準扶貧貢獻力量。注冊一個商標、提升一個品牌、壯大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典型案例不在少數。應積極開展地理標志產品的認定和保護工作,制定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劃,完善技術標準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保證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穩定。加強對地理標志注冊、運用的指導和宣傳,建好地理標志、商標管理組織,把發展地理標志產品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手段,提高地理標志運用和管理能力,把地理標志培養成貧困地區的綠色品牌,不斷拓展脫貧產業的發展前景。
何勇: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關鍵在于協同推進
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關鍵在于協同推進。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開展長江生態環境大普查,系統梳理和掌握各類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的整體預案和行動方案,然后分類施策、重點突破,使長江經濟帶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要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協同保護體制機制,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各地區要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合力。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協同推進環境治理,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進而致力于培育發展先進產能。
徐林:化解矛盾糾紛,居民“互助站”值得借鑒
2012年招寶山街道探索成立了居民“互助站”,通過“眾籌、眾議、眾行、眾享”的方式在居民家門口搭建了一個由小區居民自己組成的就近協商事務、解決糾紛、組織活動的平臺。具體而言,“互助站”以“家人治家”為理念,讓“家人”在“家事”管理中發揮主導性作用,使社區在新的層次上重回“熟人社會”,建構了充滿生機而又高效的社會治理綜合體。可以說,將矛盾調解的第一道防線建在居民小區層面,在很大程度上將有助于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產生。
張宏: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須把握五個關鍵指標
軍隊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各國政治體制不一樣,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標準也不一樣。立足我國國情軍情和國家安全需求,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把握五項建設指標:世界一流軍隊是一支堅決聽黨指揮的軍隊,是一支善于設計戰爭的軍隊,是一支科技創新型的軍隊,是一支有戰爭選擇權的軍隊,是一支能以最小代價打贏戰爭的軍隊。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