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東:變局之下更要準確評估美國實力
進入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就像一股突如其來的疾風暴雨席卷全球,美國也遭遇了史無前例的至暗時刻。至少從表面上看,“美國衰落論”在2020年獲得了更多實證。
不過,情況似乎又沒有那么悲觀。首先,當前各種困局并非美國所獨有,也不能表明其黔驢技窮。新冠疫情蔓延、經濟增速下滑、民粹主義盛行、社會對立嚴重是世界范圍內的普遍現象,美國的相對劣勢并不明顯。它之所以受害嚴重,不完全因為其能力不濟,一定程度上是理念使然。
其次,美國的自我維穩和修復能力不可小覷。雖然正在經歷如此嚴重疫情的打擊,但專家估計其造成的長期經濟損失不及2008年的金融危機;盡管每天都新增十多萬人感染,但國內沒有因此發生大規模社會動亂。
再次,美國的實力硬核并未嚴重受損。放眼世界,美國的國際地位仍相當穩固,制度霸權、美元霸權、軍事霸權沒有發生質變。
馬千里:非遺清單更新的國際經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大部分締約國都對非遺清單進行定期更新,但各國非遺清單更新的方式有較大區別。在清單更新的執行主體方面,有的清單更新由管理清單的機構負責,更新前這些機構要召集非遺持有者、社區、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開會討論。有的清單則由專家和涉及不同非遺類別的非政府組織負責更新。在有的國家如羅馬尼亞,政府依靠地方上的某些傳統文化保護組織或機構更新清單。還有的清單通過田野調查得到更新,這些田野調查一般都有民族學家、民俗學家和攝像師的參與。此外,一些國家在某一段時間內每年都實施多個涉及全國的清單編制項目,實際上也是對非遺清單的更新。
宋美杰:多措并舉實現縣與縣扶貧協作精準對接
1996年以來,福建泉州市與寧夏吳忠市開展對口協作,截至2019年1月,泉州市累計支持項目資金2.6億元,先后實施經貿合作、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91個。由泉州各縣區接力對口幫扶的吳忠市鹽池縣、同心縣、紅寺堡區全部摘帽,幫助18萬多名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經濟較發達縣市在搞活經濟、發展產業上有經驗,在動員整合資源上有效率,縣幫縣更能幫上忙、扶到位、出實效。泉州、吳忠兩市以切實有效為抓手,在縣與縣結對幫扶的基礎上推進統籌協調,建立政府、社會、企業三方聯動的大扶貧格局。泉州市洛江區、永春縣、德化縣對口幫扶吳忠市鹽池縣、同心縣和紅寺堡區,探索出“縣縣結對沉下去”“省市統籌合起來”與“民企協同動起來”三位一體的扶貧思路。
以創造就業為目標,增強經濟造血功能。以結對幫扶為基礎,建設政社企聯動大格局。以人才幫扶為保障,培育當地持續發展動力。
林躍勤:為全球治理變革注入金磚動能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以及經貿投資合作等造成巨大威脅。疫情以來,中國通過多種途徑同金磚國家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經驗,遏制病毒傳播。中國積極向金磚國家捐贈抗疫物資和救濟食品等,中國企業同俄羅斯、巴西伙伴合作開展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為推動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建設,中國已經設立疫苗研發中國中心,愿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推進五國疫苗聯合研發和試驗、合作建廠、授權生產、標準互認等工作。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也通過快速通道機制,批準向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國提供緊急貸款。
中國的一系列舉措受到金磚國家的廣泛贊賞。可以預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金磚國家將繼續推動加強全球治理,通過改革提升包容性、代表性和民主性,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決策中的實質性參與度,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更符合當代現實,努力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平等,更具代表性的多極國際體系。
楊威:以制度完善保障改革創新
有制度作保障,改革創新才能永續推進、成效鞏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調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同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等,表明了對改革創新及其制度支撐的空前重視。
釋放制度紅利激發發展動力。從保障改革創新來說,釋放制度紅利,就是要大幅降低體制運行成本,探索建立鼓勵創新、服務創新、寬容創新、保障創新的制度機制,以此增強創新性活力、增加創造性成就。
彰顯制度優勢推動文明進步。制度優勢不僅使我國近年來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更能夠在未來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現代化固有模式,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致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等等,這些都有助于中國在世界上贏得更多的認同和支持。
孫金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為“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要啟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壓實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堅持新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持深化改革,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堅持底線思維,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徐曉蘭: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四個關鍵點
一是以重點行業試點示范為有效帶動。遴選一批具有標桿效應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試點應用,推動試點示范項目向行業內復制;二是以龍頭企業創新應用為有力牽引。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重點龍頭企業利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孵化、培育、壯大一批“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龍頭供應商;三是以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構建為核心關鍵。一方面構建安全生產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業分中心和數據支撐平臺,另一方面加快安全生產數據資源建設,制定數據所有權、使用權和流轉權等的標準規范;四是以服務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變革為根本要求,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核心要素培育。
張力: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宏觀政策導向
中國教育源遠流長,古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之釋義,亦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民間訓誡,很早就注重學校家庭社會共育后代的責任關系,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價值理念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愈加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學校家庭社會的相互配合顯得格外重要。學校教育特別是在基礎教育上的薄弱及缺失,難以靠家庭和社會教育彌補,往往影響人的一生發展;家庭教育失當,易導致孩子品行不良,給學校和社會教育增添難度;社會教育環境欠佳甚至惡化,又可能使家庭和學校教育處于事倍功半境地。
董一凡:歐俄關系回暖面臨哪些變量
從根本上說,無論歐盟還是美國,對俄羅斯都堅持某種價值觀優越感,一旦有機會就希望推動“民主擴大”甚至“和平演變”。與此同時,美歐還基于俄羅斯是威脅和對手而非構建歐亞大陸和平安全伙伴的設想來跟俄羅斯打交道,那么希望轉圜關系乃至期待出現一個“令人滿意的俄羅斯”,就更是緣木求魚了。雖然有不少學者預測,未來拜登政府或許會在戰略武器管控等方面放棄特朗普時代破壞秩序的行為,但美國國內政治環境和價值觀掛帥的理念,恐怕難以緩解經貿、能源、外交等領域對俄高壓示強的政策傾向。那樣的話,處在夾縫中間的歐俄關系恐怕也很難迎來回暖的曙光。
孫岳兵/張琳:運用“智媒體”創新紅色文化教育
當前,5G、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正推動傳媒領域從“傳統媒體”到“融媒體”再到“智媒體”的深刻變革,給紅色文化教育帶來了創新機遇。“智媒體”最大的特點是促進人工智能與信息傳播相融合,實現信息與受眾需求的智能匹配;通過智能算法、智能識別技術等,合法利用受眾數據,加強輿論引導和輿情監測,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其個性化推薦、互動式傳播、可視化呈現、智能化管理等特點和功能,為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寓教于情、寓教于學、寓教于微、寓教于樂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