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燕、徐秀軍: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開放是對接現有國際通行規則、不斷推動構建以規則為導向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開放,是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新階段要求的必然選擇。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國際規則的普遍適用性的提高,國際規則日益成為決定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的重要影響因素。對此,我們要不斷夯實適應國際新規則的國內基礎,化挑戰為機遇,將自身實力轉化為制度性話語權,不斷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
曹雷:維護知識產權領域的國家安全
知識產權優勢是當今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競爭中日益重要的優勢,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科技成果產權的分配制度,對一國的科技安全、經濟安全以及其他許多領域的安全和利益問題都產生日益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在全球知識產權治理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在話語權和主導權上還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我國很多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安全、很多經濟主體穩定地獲得全球技術資源的能力遭受現實威脅。新發展階段,我國要加強維護知識產權領域的國家安全。要加強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保護,依法管理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行為。要完善知識產權反壟斷、公平競爭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形成正當有力的制約手段。要推進我國知識產權有關法律規定域外適用,完善跨境司法協作安排。要形成高效的國際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建設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防控體系。
?
陳福中:混合所有制改革,需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一方面,委托代理問題在國有企業內部尤為嚴重,高比例的國有控股和復雜的委托代理關系,催生了大量的機會主義行為和高額的代理成本。部分國有企業高管利用自身所掌控的企業資源,進行非法利益輸送,開展不法交易,進而達到轉移國有資產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上市企業的資產定價困難,部分國有企業高管會鉆政策的漏洞,把國有資產定低價來套利,導致了大量國有資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流失。因此,在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過程中,應提升信息透明度,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強化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對于商業類國有企業,可以適度引入職業經理人市場競爭機制進行調節,紓解委托代理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
陳超凡: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歷次五年發展規劃內容都不一樣,但民生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時期需要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當前,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督ㄗh》把“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主要目標之一,提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等新的更高要求,體現了與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相適應、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契合。這就要求要更加關注民生、尊重民意、體察民情、順應民心,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苗慶紅、鐘明熹:疫情沖擊下基層財政的困境及建議
疫情這一突發公共事件導致基層財政更加惡化,是對我國央地財政關系乃至國家財政體系的一場檢驗。究其根本,是由于基層財政扛起了過多的支出責任所導致的。這意涵了兩個重要的政策啟示:一是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有待明晰。翻看有關于應急時期下央地間支出責任的一些規定會發現,其主要內容大多是原則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不具有可操作性。從而導致地方政府承擔過多的應急支出責任。二是在全國范圍內的突發事件中,中央一級財政應處于主要支出地位。在一場公共衛生危機中,地方的支出是具有外部性的,如果把支出責任壓在地方肩上,勢必導致效率的喪失。因此,中央應該對這種影響到全國范圍的重大事件扮演“主人翁”地位,承擔更主要的支出責任。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勢的彰顯,又是形塑國家財稅體系未來改革方向的應運。
?
朱學磊:推動憲法全面實施
三十多年的行憲經驗使共產黨認識到,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全面貫徹實施憲法被視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從序言到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再到國旗、國徽、國歌和首都,憲法的每一部分都在通過適當的方式得到實施。為了在全社會形成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氛圍,2014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相關部門每年都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開展憲法宣傳活動,提高社會公眾的憲法意識。2015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公開進行憲法宣誓,使憲法貫穿到為人民服務的每一個具體環節。
?
周紹東:構建供給和需求交互增強、循環促進的內在機制
構建國內經濟大循環,一個重要的突破點就在于構建供給和需求交互增強、循環促進的內在機制。一方面,居民消費需求、企業投資需求、政府購買需求三者構成了完整的需求體系,而三類需求的規模擴張和結構升級都能夠誘發新的供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們在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專用醫療設備等方面的供給短板,政府和企業都將在這些方面加大投資力度,這就產生了巨量需求,從而為相關產業擴大供給、提檔升級提供重大機遇。同時,疫情促使人們生活方式的調整,居民消費需求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并有效激發了電商物流、在線教育、信息監控等方面的供給擴容。
另一方面,供給創造需求,供給側改革有助于優化需求結構。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一些潛在的需求不斷通過市場挖掘顯示出來,而新科技革命為挖掘這些潛在需求提供了技術支撐?!靶禄ā本褪枪┙o帶動需求的典型案例,對于移動互聯網、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而言,其本身就將帶動巨量的投資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技術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將極大地改變居民消費需求的實現方式。譬如,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推出的“天貓精靈”通過動態數據抓取和信息篩選技術,可以根據居民以往顯示出的需求偏好和支出預算,為其推薦量身定制的產品,實現了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
原文鏈接: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張中祥:構建完善的大氣污染治理跨省補償機制
總的來說,大氣污染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空間相關性和復合性的特點,使得補償機制尤其是跨省補償機制的理念落實及實踐仍然面臨許多復雜問題,限制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類似于京津冀這種基于協商的生態補償標準一般趨向偏低,不利于激勵區域內污染治理成本低的地區采取更多措施,尤其是采取機會成本高的措施。而補償標準偏低主要還是“資金來源”單一,資金支持不足。
因此,構建起完善的大氣污染治理跨省補償機制,國家層面需盡快出臺生態補償條例和法規,讓大氣環境生態補償有法可依。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大氣污染治理,探索社會資本更多參與綠色PPP項目,通過設立區域內政府聯合出資、社會資本與公眾廣泛參與的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建立健全大氣污染治理生態補償的投融資機制。
?
于蓉蓉,丁軼瓊: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一是要求銀行業持續落實穩健貨幣政策,積極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政策、產品等多種手段,清理規范中間業務環節,避免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二是大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斷優化金融供給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三是進一步強化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嚴密防控信用風險,提高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和敏感性,科學防范風險,確保信貸資產質量穩定及金融系統穩定健康,嚴防資金“脫實向虛”。嚴密防控流動性風險,加強流動性監測和管理,確保流動性安全。把新金融的理念、方法和技術融入“十四五”時期新的實踐探索,提升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
劉世梁:將生態安全格局優化融入國土空間規劃
生態安全格局的空間層次可以包括全球、國家和區域等尺度,而區域生態安全格局是重點,和國土空間規劃和管制等最為緊密。這需要將生態安全格局優化融入國土空間規劃,研究國土空間結構調整和空間用途管制,提高生態基礎數據的精細化、系統化水平,準確把握資源環境承載力,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要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并進一步細化空間分類分區管治,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在空間上的協調,在空間規劃的指導下推進退耕還林、還湖、還草,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工作,提高生態空間質量,在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上細化空間控制單元。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