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創造了四個偉大成就。四個偉大成就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努力、接續奮斗而創造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先后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形成了四個歷史性標識。四個偉大成就是在黨的四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在四個歷史時期,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依據我們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要完成的不同歷史任務,形成了四個歷史性標識。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生動寫照和時代品格。
向世界作出了四個莊嚴宣告。四個偉大成就,以雄辯的歷史事實,向世界作出了四個莊嚴宣告。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從四個莊嚴宣告可以得出這樣一些基本結論,這就是:“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中得到的真理性認識,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歷史與邏輯的辯證統一。
楊煌:中國式現代化“新”在哪里
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了一條通往現代化的新道路。現代化是世界潮流,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夢想。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成功走出來的一條現代化新道路,其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對、走得穩,就是因為它既遵循現代化的普遍規律,又立足國情進行獨立自主的探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了社會主義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體現了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更凝結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創造了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其“新”主要體現在如下這些方面。從根本特征上來講,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現代化。從本質屬性上來講,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從價值追求上來講,中國式現代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從內涵上來講,中國式現代化是“五位一體”的全面現代化,是超越舊有工業文明的新現代化文明。從發展效果來講,中國式現代化是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從發展方向上講,中國式現代化作為超越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代表歷史前進的方向,具有先進性、優越性,具有無限的前途和美好的未來,為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選擇。
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輝煌。我國有十四億多人口,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這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的只是我們現代化的一個階段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還任重道遠。我們已經走出了一條正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道路,面向未來,要堅定不移走下去,續寫人類文明新輝煌。
欒曉峰:城市更新,如何做好風險防范
加強事前普查,防范原生安全風險。同其他類型的安全風險防范一樣,城市更新要著重于事前階段摸底的基礎工作,隱患摸得越清,防范越具有針對性。因此,弄清、解決安全風險及其隱患是城市更新風險治理的首要問題和“重頭戲”。
加強事中統籌,規避行政衍生風險。政府是城市更新主導者,城市更新涉及到政府諸多層級與部門,如果部門之間分工不協調,碎片化推進城市更新,就有可能因行政失誤引發一些衍生性風險。作為更新的主導者,政府的創新意識、綜合能力、價值取向、行為規范程度也存在諸多的不可測性。能否運用好城市空間資源分配的權力,能否抵制住更新中城市空間價值增值帶來的誘惑力,能否具備將城市更新的藍圖與人民的意愿訴求進行有效結合轉化的實力,這些問題都是作為城市更新主導者的政府必須認真考量的風險因素。
加強事后塑造,降低次生人文風險。城市空間是其他資源要素的載體。空間結構發生變化,所承載的人、財、物等要素也要進行重構。重構的過程即城市要素進行快速流動的過程,其中各要素的流動主要以人為轉移。首先要關注直接受影響而變換居住環境的居民的訴求。對這部分人要做到家安,找到新居所,要住有所居,并住有好居;要做到心安,引導其樂業,融入新社區。其次要提升新入市民的融入能力。通過貼心的市民融入政策、社區鄰里關懷手段、民間社團的互動機制、工作單位的引導措施等讓這部分人極早習得城市規則、文化、風俗,找到生存、生活的歸屬感。
周慶榮:“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新方式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方式和多形式的居住方式,導致父母與子女在時空上嚴重分離,由此,越來越多的家庭無法獨自承受老年人的全部照料責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政府積極作為外,需要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為了鼓勵和提高參與度,需要建立激勵機制,而時間銀行的出現則為這種機制的建立提供了保證。
推行時間銀行進行互助養老,將促使很多人利用部分閑暇時間去照顧身邊需要幫助的老人,也將調動低齡健康老人積極參與提供力所能及的養老服務。原本閑置的時間資源和人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可有效破解養老服務時空錯配、資金短缺和護理人員不足等難題。
推行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首先要明確其在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地位。要以互助服務為基礎、社區服務為補充,大力提高服務的供給能力和規范化水平,以時間銀行互助養老為載體,推動家庭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規模最大化。與此同時,大力提高政府兜底、市場補充的機構養老服務的精準性和布局的合理性。
時間銀行作為一種儲蓄制度,只有儲戶基數足夠大,才能保證項目運轉,只有實現通存通兌,才能吸引儲戶參與,而儲戶的多少、流通的范圍均取決于發起機構的公信力。因此,必須堅持全局統籌、高位推動,用足夠的公信力給民眾以安全和信心保障。
劉治彥: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的短板及對策
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的短板弱項。社區(村)工作職能多任務重地位低。社區工作站作為政府職能的延伸,是社區治理的主要載體,承擔了黨政群(“三駕馬車”)的綜合職能。社區黨組織工作依托社區(村)工作站展開,社區(村)黨委(黨支部)書記同時是居委會主任。因此作為群眾自治組織的居委會,同樣依托社區(村)工作站開展工作。近幾年,一些大都市的城市社區工作人員選拔大多是參照公務員選拔標準,通過統一筆試、面試、體檢等環節擇優錄取,總體素質較高。但其工資薪酬通常不足公務員、國有企事單位職員等體制內同類人員的一半。而且社區工作人員屬于政府出資雇傭的合同工,沒有行政權力,社會地位低,因此難于留住優秀人才,其他中小城市和農村就更難留住人才。
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的對策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社區治理體系和機制,充分調動社區各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把社區工作納入到黨和政府重要工作中來,理順黨、政、群、企四者在社區治理中的互補關系,明確社區工作站作為政府職能在社區延伸和作為政府神經末梢的定位,使其成為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打通黨政群企之間聯系的“最后一公里”。把社區工作者納入體制內管理,提高社區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明確要求大專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先考入社區成為社區工作者,才有資格參加公務員考錄。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招錄應優先從社區工作者中選拔。政府應根據本地發展水平和各社區規模、居民構成和實際支出需求等,提供相應經費支持,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專項列支。經費應主要用于社區公共服務支出。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