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個人信息與隱私為何要區別保護
個人信息與隱私的范圍并非完全等同。個人信息具有集合性。隱私通常很難具有集合性,其本身是單個主體享有的權益。基于人權保護的原因,許多國家將隱私作為基本人權對待,故一般不允許將隱私作集合化處理。而個人信息通常可以集合在一起形成數據,無論是匿名化還是非匿名化處理,個人信息都可成為數據。個人信息具有可利用性。與數據具有流通價值不同,隱私原則上不能利用,即使實踐中已經產生了利用隱私的情況,但利用范圍極其狹窄,并且一般也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個人信息具有自動處理性。隱私通常不涉及大規模處理的問題,侵犯隱私通常具有個別性。個人信息泄露的程序法應對具有特殊性。由于個人信息往往以集合的方式出現,一旦其泄露可能會涉及大規模侵權問題,因而需要進行特殊的訴訟制度與行政的介入來處理。
劉尚希:共同富裕:從關注物的分配到關注人的發展
共同富裕是中國人民數千年來孜孜以求的理想,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強調通過物品的平均分配去實現共富。歷史實踐表明,“均貧富”并不能實現所有人的共同發展,甚至可能使發展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進入新發展階段后,需要構建新的發展觀,必須依靠人力資本,通過人的能力、知識和創新,破解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難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基于人本邏輯,從中國實際出發去實現現代化的道路。在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我國主動轉向人本邏輯,彰顯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文明性,形成新的螺旋式上升的社會發展邏輯(人的發展—物質發展—人的發展),以替代物本邏輯下的發展公式(物質發展—人的發展—物質發展),把人的發展從手段、要素的定位,轉變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石曉冬、伍毅敏、張曉莉、賀凱、寇春歌:建設具備復合功能的城市空間
在疫情防控中,具備復合功能的城市空間由于配套服務更完善、職住關系更協調,復工復產更迅速,體現出較強的自我維持與恢復能力。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兼容與功能聚合,預留彈性空間,完善社區服務配套體系。配套服務完善的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保障能力強,居民出行范圍可控,社區服務保障與基層衛生防疫的統籌能力更強。二是改善老舊平房區的居住環境,推廣共生院模式,增補功能空間,預留應急空間。在平房區推廣的共生院模式,以局部騰退為前提條件,能夠合理降低平房區居住人口密度,為居住條件改善和房屋修繕提供條件。未來將不斷提升老城街區居住空間品質、完善各類功能配套、激活片區活力,并為防疫指揮部、應急物資存儲預留空間。
馬一德:維護知識產權安全需要推進全球安全
維護知識產權全球安全,要在知識產權對外轉讓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在知識產權等技術的對外轉讓過程中,如果未對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轉讓行為進行嚴格的審查,就有可能影響我國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的自主發展可控性和創新發展主動性,造成國家利益和國家經濟的重大損失。維護知識產權全球安全,要在知識產權國際保護中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隨著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爭端以及跨境訴訟中對司法管轄權的爭奪,正日益成為企業間乃至國家之間展開創新競爭和創新規則競爭的主要戰場。因此,亟須推進我國知識產權有關法律規定域外適用,完善跨境司法協作安排,形成高效的國際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建設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防控體系,加大對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
宣守有、宣夙思:易卦符號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八經卦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六十四別卦中初、二爻代表地,三、四爻代表人,五、上爻代表天,謂之“三才”。可見每一卦都包含天地人三才之道,含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說卦》指出:“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可見天地人各有其自身規律,但是它們彼此又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天道孕育萬物,地道厚德載物。“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就是說自然規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人只有順應自然規律而動,方可獲吉,反之或吝、或悔、或不吉,甚至兇。那么怎樣才能順應自然規律呢?《乾·文言》指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就是說要與天地日月融合到一起,遵循四季時序,順應時勢辦事就能符合客觀規律。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