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以新擔當新作為謀新篇開新局
今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年初我們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下半年將迎來黨的二十大,這在黨和國家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同時也將在世界和平發展的大格局中增添更大分量的進步因素。這兩件大事,反映著新時代中國所進行的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而這個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正在改變和影響著全世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要更好地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就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我們只有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才能準確把握時代大勢、勇立人類發展前沿,才能聆聽人民心聲、回應現實需要,才能使各項工作有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界、更精準的施策、更強大的效能。
席來旺:“三大亮點”講好中國冬奧故事
一是突出北京成功舉辦冬奧會的動力、能力、耐力與魅力。北京作為首個“雙奧之城”,在為奧林匹克歷史書寫新篇章的歷程中,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其中新冠肺炎疫情與人為的政治雜音尤為突出。
二是突出奧運獨特價值與“中國機遇,世界共享”的寬廣胸懷。北京冬奧會的申辦與籌辦,伴隨著國家強大與民族復興一路走來。毫無疑問,舉辦這場全球矚目的冬奧盛會,可以為世界呈現一個純美的中國,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
三是突出科技創新將造福人類的光明前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與全球化面臨巨大困難之際,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人類社會都特別需要能給未來發展前景增添信心的正能量。在這一方面,通過舉辦北京冬奧會,突出科技創新將造福人類未來的對外傳播,就顯得特別有意義。
李偉建:外部因素無法阻撓中以關系的持續健康發展
這些年來,以色列的許多科技創新公司已經成功地利用中國市場為他們提供的機會,在中國快速發展。此前,在美國的壓力下,以色列曾宣布成立一個監督小組對外國投資民用公司進行審查,但以色列明確表示,外國對以色列技術初創企業的投資并不在該小組的任務范圍之內。這也反映了以色列并不愿意放棄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投資。此外,也要看到,中國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以及在國際和中東地區影響力的迅速上升已經也必將對中以關系產生深遠影響。近期,中東主要國家的外長紛紛來華訪問,中阿首次峰會也要在年內召開,相信以色列不會對這一切視而不見。由此,在對華關系上,雖然以色列會持續受到美國的壓力和阻擾,但中以合作畢竟關乎雙方的利益,有利于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符合以色列緩和與地區國家關系,實現地區合作發展的外交戰略。因此,我們有理由對未來中以關系的發展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孫立鵬:世貿最新裁定支持中國,但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一次多邊勝訴難以徹底解決美國濫用救濟措施的保護主義做法。有三重潛在風險需要警惕:
一是美國的變本加厲。被WTO強制“教育”后,美國仍不思悔改,反而猛烈回擊。1月27日,USTR發言人亞當·霍奇稱,世貿組織今天做出令人深感失望的決定,反映了上訴機構的錯誤解釋,損害世貿組織成員保護其工人和企業免受中國扭曲貿易補貼的能力。
二是國際經貿秩序失調。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已經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最大破壞者,以上訴機構法官任命為“砝碼”迫使WTO進行符合美國利益的改革。此次裁決,再次觸碰到了美國的敏感神經。
三是中美經貿關系再生波瀾。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表示,如果中國選擇實施WTO授予的報復性關稅,將“打破中美間脆弱的貿易休戰狀態,重新引發中美貿易戰和關稅升級風險”。但是,中方更不會在自身權益受損的情況下無動于衷。因此,美國不思悔改、一意孤行必將引發中美新的經貿緊張,不僅雙邊利益受損,也會給疫情下全球經濟艱難復蘇帶來極大的風險和沖擊。
劉斌、崔楠晨:積極融入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步伐
當前,亞太地區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數字經濟規則的治理卻略顯滯后,部分國家更多地表現出一種防御型的數字治理政策傾向。而歐盟和美國已經分別借助《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和《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美日數字貿易協定》(UJDTA)等區域和雙邊協議輸出和推廣其數字治理模式。
中國要積極融入全球高標準數字貿易治理體系,就需要全面深入地梳理與評估相關規則條款,圍繞數據本地化、隱私保護和跨境執法協調等關鍵議題,明確本國的利益訴求與比較優勢,在反復權衡后確定是否開放、開放的范圍及開放的程度。通過對標高標準的數字貿易規則,一方面可以為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規則的制定,并在規則制定中把握主動權和話語權奠定基礎。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