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武:第三次分配中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
在第一次分配中,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了作用,生產效率得到了充分保障,但也造成了收入差距問題;在第二次分配中,政府通過稅收把錢收上來,再通過社會福利、公共服務、養老、地區轉移支付等途徑,進行基于結果更加公平原則的再一次分配,對整個收入差距的調節起到了很大作用,極大增進了社會公平。但如果第一次分配中收入差距較大,第二次分配中不管基于怎樣的稅收法則和轉移支付法則,都難以改變社會收入差距問題,社會上必然會出現能夠參與第三次分配的主體。在第三次分配的參與下,擁有較高收入或較多財富的人,自愿將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和財富無償、單向地轉移給低收入個人、群體或地區,可以起到直接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這是對前兩次分配結果的一種社會機制作用的矯正。
孫長學: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走實走深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要求中明確提出,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調動地方改革積極性,鼓勵各地因地制宜、主動改革。為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改革部署,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一項具有牽引作用的關鍵性改革任務,綜合改革試點是新時期推進改革采取的正確方法策略,是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重大舉措?!犊傮w方案》既是對下一步改革走深走實的系統部署,很大程度上也是對前期基層和群眾改革創新涌現出的亮點、經驗的肯定。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讓改革創新的“星星之火”在綜合試點的軌道上進一步釋放裂變效能。
李靜:小劇場粵劇《金蓮》的人性哲思與傳統體認
從《水滸傳》《金瓶梅》以來,潘金蓮這一人物形象爭議不斷,即便有歐陽予倩、魏明倫等劇作家為其“翻案”,但是,其人格評判并未得到根本扭轉。小劇場粵劇《金蓮》把人盡皆知的“戲叔”故事轉化為金蓮的癡情等待,力求還原人物情感世界的人性邏輯,以哲理思辨的意味觀照人類無可選擇卻又不甘抱憾的矛盾處境,悲憫地共情現代都市人群“你不是我又怎知我痛”的孤獨與苦楚?!督鹕彙飞羁碳毮伒孛璁嬃巳诵园l展的本然狀態,冷靜思辨地揭示了多重禁錮與執念追求之沖突對于人的傷害,悲憫誠懇地期待人們反思成見、警惕標簽。這樣一個呈現出哲學思考深度與情感關懷廣度的故事具有普適性與共通性,并借助小劇場沉浸式的舞臺,塑造出了一個有欲有求、生動可感的女性形象?!督鹕彙返某晒嵺`說明,戲曲創新既是創作者對于“人”的現代性思辨的深入,也基于對戲曲傳統的充分體認。
王少劍、劉小平、周春山:強化農業空間碳匯功能
注重碳匯農林業發展,通過氣候智慧型農林業等城郊農林經濟發展推動城市碳匯中心和城郊生態屏障建設,實現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統籌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方式增強城市生態系統碳捕捉和微氣候調節能力,以休閑觀光農業提高農業固碳持續力。提高農林業生產技術,耕地集中成片整備并實現現代農業規模化,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循環農業,減少對農藥、化肥等高碳型生產資料的依賴,加強生物防治、精準施肥施藥、節水農業、健康養殖、物聯網等技術推廣,構建多技術綜合集成的綠色增產增效模式。堅持走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與固碳增匯的協同增效路徑,重視紅樹林、鹽沼、海草床等典型海岸帶生態系統建設,落實淺海海藻(草)床、深水大型藻類等海洋“森林草地”增匯工程,充分利用海洋空間提高自然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林文棋、魏珂、吳夢荷:把握“雙碳”目標下的新產業機遇
“雙碳”目標下綠色轉型加速產業結構實質變遷,產業結構也將重置。站在能源轉型的機遇期,傳統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都將迎來新機遇。具體來看,一是傳統產業正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大數據、物聯網與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輕量化、低功耗等技術工藝,構建綠色制造體系。二是風光發電未來空間非常廣闊,可成為可再生電力增長主力,該產業在原材料、設備制造、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已躋身于世界前列。三是儲能產業發展加速,成為新風口,發展儲能與風光進行互補,可使電力輸送更加穩定,解決風光發電存在容易受天氣變化影響的問題。四是提高電能替代度,推進汽車電動化,燃油車是交通領域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電動化是大勢所趨。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