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期】尹西明、陳勁、賈寶余: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理論研究
戰略邏輯上,需要放眼全球,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核心抓手和牽引,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盡快強力打破對傳統科技創新路徑的依賴,加快國家、產業和企業創新戰略的轉型,從模仿跟隨到引領,從引進模仿升級至集成、原創和整合。更根本的是從“需求引致的科技創新路徑”為主,補弱增強,向“以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供給路徑為主,以需求引致的路徑為輔的新型雙引擎整合式創新強國路徑”加速轉型,建設面向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型整合式國家創新體系。
戰略重點是要在強化以企業為核心主體的國家創新體系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科技領軍企業創新牽頭和主導地位。由科技領軍企業牽頭,以創新型央企和國企為主力軍、創新型民營企業為生力軍,打造促進重大原始性創新和產業核心技術、未來技術持續突破的高能級創新聯合體,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此外,要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區域載體,加速匯聚創新要素資源和完善產業鏈創新鏈,形成區域創新共同體,持續催生重大原始性創新、高質量科技供給和經濟發展引領力。
鄧江年:讓市場“無形手”和政府“有形手”同時發揮作用
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是有效統籌效率與公平,讓市場“無形手”和政府“有形手”同時發揮作用。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提升效率促進財富生產,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尤其是通過初次分配推動財富流動,構建實現共同富裕的市場機制。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職能,通過保障公平防止出現兩極分化,尤其是通過再分配優化財富運行秩序,構建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體系。實現共同富裕中“無形手”作用發揮的關鍵是要加快推動無障礙經濟循環,加快形成市場經濟下的平均利潤,防止部分經濟部門出現財富過度集中和非正常利潤現象;“有形手”作用發揮的關鍵是要加大政府再分配政策的調節力度和精準性,集中更多財力用于兜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止低收入人群的階層固化。
作者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江弱水:《紅樓夢》《水滸傳》的繁與簡
奧爾巴赫的巨著《摹仿論》(Mimesis)那個著名的開篇,談的是荷馬史詩與《舊約》故事在文體上的差異。他說,荷馬的敘述完整而周到,各種事件都發生在前景,連接緊密,表述從容,什么都不隱瞞;《舊約》故事則朝著一個目標發展,只突出對人物行動有用的部分,其余則任其模糊不清,有時會沒頭沒腦,給人以神秘感。這跟兩者所描寫的人物的身份有關:荷馬寫的是上層社會的生活,《舊約》的對象則不分階級,是游牧或半游牧部族成員。
這不正是《紅樓夢》與《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區別嗎?《紅樓夢》像荷馬史詩,事無巨細,皆刻畫無遺,工筆細描,筆筆都勾連開去;《水滸傳》像《舊約》故事,刪繁就簡,一氣呵成,朝一個目標進發,只突出聚光燈下的行動,其余都模糊成背景,“傷人乎,不問馬”。這與顧隨的說法高度吻合:“《紅樓》有時太細,乃有中之有,應有盡有;《水滸》用簡筆,乃無中之有,余味不盡?!边@是因為,兩者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形態有顯著不同。大觀園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作者乃耽于文字的聲色,講究細節的豐縟與感官的華美。而梁山泊則險象環生,殺機四伏,說話人線條比較粗放,常有“說時遲,那時快”的強烈動感。顧隨也極贊施耐庵的文筆之妙:“若《紅樓》算‘能品’,則《水滸》可曰‘神品’?!钡?,若換了另一個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因為如馬鳴《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粗中之細,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因此,同為對人類現實的再現與復敘,《紅樓夢》的世界更接近于我們今天絕大多數人所認知的那一個:人物牽扯在各種各樣的關系之中,說話和行動都得注意他人的感受,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總之,大觀園里都是規訓了的社會人,不像山寨水泊中人,只憑自然驅使。
作者:江弱水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
劉學文: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
目前,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已初步形成,今后需要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水域和林權抵押、廠房和大型農機具抵押等方面結合農村實際加以改進。大力鼓勵并支持金融科技在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保險服務及風險分擔體系建設、支付體系建設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創新應用,建立政府引導、科技創新支持、市場化運作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長效機制。建設良好的農村金融服務環境,切實提高農戶的金融服務獲得感。
作者:劉學文系煙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葛新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的四個維度
首先,評價原則。社會科學成果呈現多元化特征。但在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中,端正學術態度、承擔學術責任、遵守學術規范,是理應遵循的共同要求。
其次,評價視角。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在于,對同一問題,即使研究目的相同,不同研究者也會基于自己的優勢和特長進行破題、開展研究,體現出“爭奇斗艷”的特征。評價時,評價者需要秉持科學的態度,從客觀的角度闡釋分析,在充分尊重和理解作者提出的觀點、采用的資料與方法、展開的邏輯分析與推理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評價,確保學術評價的準確性、公正性。
再次,評價重點。對于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我們應著重考察其學術價值與學術貢獻;對于應用對策研究成果,則應著重考察其解決實際問題的針對性、可操作性與有效性。然而,無論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對策研究,學術評價的重點都在于內容,而非形式。
最后,評價指標。過去,那種用單一指標體系評價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方式逐漸受到質疑而被摒棄。當下,我們要深刻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評價的復雜性,準確把握評價對象的不同特點,堅持同行評價和社會評價相協調、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銜接、當前評價和長遠評價相補充,不斷增強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公信力。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