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期】馬正立: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何以綿延興旺,甚至在近代以來經歷重大挫折之后仍能走向復興?團結奮斗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百折不撓、屢創佳績的制勝法寶。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歷史偉業古往今來就深深根植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凝結于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升華于中國人民奮發有為、如日沖天的創新創造中,并使團結奮斗成為中華民族深厚的民族底蘊、中國人民突出的民族氣質、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政黨特征。一部黨的百年光輝歷史,就是一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協力、團結奮斗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奮斗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艱苦奮斗的精神基因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到建設“四個現代化”,再到開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康莊大道。這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億萬中華兒女在同心同德、接續奮斗中苦苦尋覓才實現的,團結奮斗從而才成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凝智聚才、凝心聚力創造歷史偉業的強大精神支撐。
李丹、李璠:“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蘊含著我們黨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洞察
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不穩定因素相互交織,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諸多深層次矛盾,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隨時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堅定斗爭方向,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要錘煉斗爭意志,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魄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概,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要增強斗爭本領,在實踐歷練中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講求斗爭策略方法,在斗爭中爭團結、求合作、謀共贏,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
任映紅、蘇天玉:創造致富機會,避免“內卷”“躺平”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創造更多崗位和致富機會,鼓勵創新創業,做好社會兜底保障工作,不斷完善穩就業保就業的體制機制,拓寬就業創業渠道,聚合資源,挖掘潛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公平是公平正義的起點,強調的是讓每一個社會成員有平等享有資源、同等競爭和發展的機會。努力縮小城鄉、區域、階層差距,不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有怎樣的家庭背景,只要通過自身努力,就可以取得相應回報,可以通過奮斗改變命運,可以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創業創新而增收致富、擁有幸福生活,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
崔延強、陳孝生:力克“五唯”頑疾,優化學術生態
破除“帽子”意識、論文導向、報獎驅動、排名興趣,整治文字表述上破“五唯”,實際換湯不換藥的“面上工程”,建立以全面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符合知識生產規律的產學研一體化的綜合多元評價體系,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凈化學術生態。轉變教學科研領域傳統評估觀和質量監督觀,減少不必要的規模性的學科專業評估評審,改進教育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充分激勵一線教師和青年人才科教創新。回歸高等教育常識、守護學術內涵發展、優化學術評價監督、構建新型學術文化是支撐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原文鏈接: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理念,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張凱:民法典強調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信息保密義務有重要的意義
強調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信息保密義務是一種特殊從嚴規定,就是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在處理個人信息時,特別是在匯總存儲環節,應嚴格按照相關保密規定,盡可能相對集中管理和處理個人信息,采用嚴密的訪問控制、審計、加密等安全措施;特別是在工作對接的過程中,在與工作相關方共享、傳輸相關數據時,應嚴格按程序辦事,必須事先確認對方是有權獲取數據的機構或個人,一般情況下,應采取加密傳輸的措施。雖然201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保密義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民法典第1039條進行了更具體的規定,“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于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強調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個人信息的保密義務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有利于平衡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兼顧社會治理安全與效率,確保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