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期】魯明川、張義修: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以機制創新來增強創新能力,以新的創新產品開拓新的市場需求,擴大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夯實國內基本盤,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集聚科技攻關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其次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最后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培養和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原文鏈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劉江:外國兒童文學中的母親形象
18世紀和19世紀是英語兒童文學發展之始,文學作品中刻畫了許多對兒童道德品格的養成、社會價值規范的傳遞,起到至關作用的母親形象。路易莎·梅·奧爾科特(Louisa May Alcott)《小婦人》(1868)中的母親擁有諸多優秀品質,如節儉自律、樂于助人、愛國愛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等。父親離家參加南北戰爭期間,母親努力工作、照顧家庭、培養子女。母親經常與孩子們分享內心世界,引導孩子們正確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不僅如此,母親還希望女兒們接受良好教育,獲得獨立的經濟地位,成年后應基于平等關系、以愛為基礎組建家庭。
作為呈現美國西進運動歷史的作品,“小木屋”系列(1932-1953)至今仍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對這段歷史的回望。“小木屋”系列中的母親卡羅琳延續了傳統母親的美德,并被賦予了樂觀堅強的品質,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作為有遠見的母親,卡羅琳以其超前性的觀念教育女兒成長為堅強、獨立的女性。
女性主義在20世紀的發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女性的地位,母親不再僅僅囿于家庭生活,而是承擔起重要的社會功能。維羅尼卡·羅斯《分歧者》系列(2011—2013)中翠絲的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她給予子女無限的關愛,當得知女兒遭遇危險時,她挺身而出解救女兒于危難之中。非但如此,憑借智慧和力量,她最終確保了社會正義的回歸。
孫立:打造成己成人的師資隊伍
完善制度,重視師范生教育師資隊伍師德考核評價。完善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將師德師風考核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樹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評價標準。
培訓指導,提高師資隊伍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能力。多渠道、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進一步強化對師范專業師資隊伍職業操守、思想政治、師德師風等教育,并提升其專業素養,更好地教育師范生涵養師德。
提供平臺,鼓勵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師資隊伍豐富師德教育體驗。建強優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加大對學科課程教師的培養力度和訪學研修的支持力度。引導師范生在實踐中具備正確的師德理念,提升師德境界,形成良好的師德素養。
司文選: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必須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清除有害的雜質、毒素和毒瘤,不斷純潔黨的隊伍,保證黨的肌體健康。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能力,健全規章制度,通過制度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斷強化自我革新能力,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和社會革命需要,在守正基礎上進行革故鼎新,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在理論、實踐、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開拓創新。不斷加強自我提高能力,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學習,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歷練,在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世情國情黨情的實踐中不斷增強執政本領,推動革命事業向前發展。
劉大正:擦亮“綠色”這個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牽引推動綠色轉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開展綠色發展雙多邊國際合作,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同時也應看到,當下中國依然面臨著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等現實國情,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不能動搖。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兩山”理念為指導,繼續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生意盎然的綠色中國,就一定能夠不斷鞏固和擴大綠色發展成果,不斷擦亮“綠色”這個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
“學術卡片”欄目所摘選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光明日報理論部等主流媒體,希望借此欄目為廣大學者提供哲學社會科學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